tim实践系列——tim的限流,报文长度,连接数,请求频率
前言:tim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即时通讯引擎。不依赖于任何中心服务器,采用去中心化分布式架构,解决传统中心化通讯方式的问题,去中心化分布式架构的通讯引擎的各个节点之间相互连接,形成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网络。可以轻松地扩展服务规模,支持更多的用户和业务需求,提供更加安全、可靠、高效的通讯服务。
Github系列开源文章《tim实践系列文章》
tim服务器限流,限制消息体大小,连接数,发信频率主要作用
- 资源过载:当系统接收到超出其处理能力的大量请求时,如果不加以限制,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内存溢出、CPU使用率过高等问题,进而引发服务崩溃或响应速度骤降。
- 服务质量下降:持续的高流量可能使得正常用户的请求得不到及时响应,影响用户体验,如API接口响应超时等。
- 带宽耗尽:对于网络传输而言,大量的数据传输可能导致带宽瞬间被消耗殆尽,从而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。
- 数据库压力过大:针对数据库访问,限流可以有效避免大量并发读写操作对数据库造成冲击题。
- 防止恶意请求流量,防止恶意攻击:限流可以限制恶意请求的流量,防止恶意攻击对系统造成损害。
基于im本身的稳定性,安全性,可用性等考虑,tim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支持
- tim节点最大连接数
- 连接请求频率限制
- 请求报文最大长度限制
说明:
- 每个tim节点都可以配置节点的最大连接数。默认值为100万。超过连接限制的连接会直接被断开。
- 连接请求频率限制,指的是同一个用户连接每秒中请求数的最大值。默认没有限制。一般用户正常操作时,每秒钟的请求数应该在10以下,即使快速点击请求,也很难操作这个数。 在被服务器受到攻击的情况下,可能瞬间请求会飙升到几百上千,对节点带宽,CPU,后端数据库都会造成巨大压力,可能直接导致服务器崩溃。所以线上部署时,可以通过配置限制用户的请求频率,超过频率时,连接会被断开。
- 请求报文最大长度限制在正式环境中也是有必要的。正常应用会在用户输入或提交内容时,判断内容长度是否过长。但是在恶意攻击的情况下,用户可能通过其他手段绕过应用的判断,可以直接把数据提交到tim服务器,过长的报文可能导致带宽,数据库等服务压力过大。
以下是tim 限制参数的配置
{
"connectLimit":1000000,
"security":{
"maxdata":8388608, :
"reqhzsecond":10
}
}
说明:
- "connectLimit":1000000 表示连接上限100万
- "maxdata":8388608 表示数据包最大长度:8M
- "reqhzsecond":10 表示同一个用户请求频率上限 10次/秒
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Email:donnie4w@gmail.com或 https://tlnet.top/contact 发信给我,谢谢!